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 李鴻儀
「寶寶一直在排動物,都不跟人玩…」
光譜上孩子的其中一項特質,是有著「狹隘且固著的興趣或行為模式」。教過的孩子有人熱愛符號,包括數字、字母、注音等;有人喜歡看物品旋轉或重複開關燈、觀察光影的變化;有人則會把車子、動物……規律排成一列。當看到孩子重複進行這些活動,大人常常會感到很焦慮,希望能找到制止孩子的方法,讓孩子看起來「不那麼特別」。
坦白說,阻止孩子盯著數字看,或是刻意帶孩子避開有電扇的地方,在自然環境中通常不是太有效的處理方式。生活中這些事物防不勝防,越想限制孩子不能做的事,如果被他們發現出現在某處,孩子多半會花更多時間在看數字或電扇葉片。在處理「固著興趣」這件事上,「疏濬導引」比「圍堵」更人性化、也更可行。
「孩子整天都在看數字,怎麼辦?」
首先,根據多年提供早療服務的經驗,對事物有強烈喜好的小孩,通常更容易產生動機。只要家長或治療師持續給予適當的引導,我們可以利用孩子固著的興趣來擴充喜好、學習新事物
舉例來說,曾經有家長提問「小孩不愛看書,每次帶他讀繪本,他都一直看頁碼、看數字,要怎麼制止?」當然,最簡單的方式是找沒有標註頁碼的書陪孩子看,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。陪這位小朋友一起看書時,我會調整形式,預先把頁碼遮住。例如翻開一頁,先快速指向這頁的某個畫面並說給孩子聽「狗狗開飛機」,確定孩子有看到內容。接下來再把頁碼露出來,同時再說一次「你看,第一頁狗狗在開飛機」。讓孩子有機會看到喜歡的東西,連帶對繪本產生好的感覺;也再次強調並連結我們希望孩子注意到的故事情節。
初期做這個練習,訣竅是快速呈現故事,也快速提供數字增強,否則若時間拖得太長,孩子有可能失去耐心跑掉或撥開大人的手以便專心看數字。多帶孩子看個幾次,當繪本逐漸配對成有趣的東西,我們可以慢慢調整形式,讓孩子多看一些故事情節,再讓孩子看頁碼。接下來,如果觀察到孩子自發去拿這本書、甚至自己邊翻邊說出故事內容,就代表我們已經成功引起孩子的興趣了!同時,也可以用相同步驟持續帶孩子讀不同的繪本,久而久之,孩子會因為熟悉故事內容、而且持續有正向的配對,慢慢對閱讀產生興趣。
尊重孩子不同的特質
這邊也要特別提醒家長,專業的ABA教學會為每個孩子設計適合的課程和引導方式。「快速遮住頁碼」可能只適合一部份的孩子,若您的孩子非常抗拒這個技巧,請諮詢行為分析師,由專業人士觀察孩子的行為並制定合適的引導策略。
根據孩子不同的固著形式與特質,我們會有不同的引導技巧。而引導技巧背後有幾個重要的觀念:
1. 理解並尊重孩子的特質與喜好:不要認為孩子自己的玩法不正確、很奇怪,而用強迫的態度帶孩子「正確地玩」或「正確地讀」。當大人越輕鬆、越有趣地玩,孩子也越容易被吸引,不會覺得做這些事很有壓力而發脾氣。
2. 把目標拆解成小小的步驟,一次嘗試一小步:希望孩子用動物玩農場遊戲,不要一次把孩子排好的動物全部打亂、放在農場裡。這樣往往會讓孩子感覺秩序遭到破壞,而產生比較大的情緒。試著從孩子排好的動物裡跟他借一隻牛,開心地走到農場假裝在吃草,再放回隊伍裡讓孩子安心。每次試試看用不同的動物輪流到農場玩,一段時間之後,孩子就會慢慢習慣你的玩法,甚至願意模仿或加入農場扮演遊戲。
3. 真誠鼓勵孩子的每一次嘗試:不論孩子有沒有模仿你的玩法,只要孩子願意容許或嘗試不一樣的遊戲和互動形式,都要誠懇地鼓勵孩子,像是「哇!你願意讓小牛去農場吃草再回來排隊,謝謝你!」、「你有看到『狗狗在開飛機』,很棒耶~」用鼓勵的話明確說出孩子行為的不同之處,也可以幫助孩子瞭解我們對他的期待。
對我們的孩子來說,有順序的符號系統和排列物品會帶來一致性和規律感。相較於瞬息萬變的遊戲情境和人際互動線索,專注有秩序性的事物會讓孩子們平靜許多。請理解孩子的特質,一步一步引導他們,讓孩子越來越有彈性!